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道 “成都為其他城市在對外交往方面取得突破提供了路徑和思路。”在參考消息報社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對外交往影響力分析報告(2022)》中,成都與廣州共同躋身第二梯隊,其對外交往影響力甚至超過深圳。
城市對外交往影響力主要考察了中國14座主要城市在城市外交活力度、城市經濟開放度、城市對外展示度方面的表現。成都在城市外交活力度和城市對外展示度方面表現突出:在城市對外展示度中,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城市外交活力度方面,則緊隨北京、上海和廣州之后。
報告認為,成都正穩步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和西部國際門戶樞紐。
有成都特色的城市外交
城市外交是城市提升海外影響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國家外交的有效補充。成都2021年的城市外交可謂“活力四射”。
報告顯示,2021年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組織的有市領導出席的線下外事活動達74場次,平均4.9天就有1次,對象國涵蓋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
來自成都的國際友好城市的設計師們創作的雕塑作品分布在成都天府綠道各處。圖為來自波蘭羅茲市的友誼之環。
截至2021年底,成都與58個國家的104個城市結成友好關系,外國獲批在成都設立領事機構21家,位居中西部地區之首。前不久,外國駐成都領事機構又迎來“新成員”:西班牙駐成都總領事館于3月25日正式開館。
雖然受限于疫情,但成都通過線上活動,依然將城市外交搞得有聲有色,如2021年10月,參加線上公共外交國際論壇“伏爾加河對話:21世紀的和平與相互理解”專場活動;11月,參加蒙古烏蘭巴托市發起的第五屆東北亞市長論壇線上工作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成都多次成為國家重要外事活動舉辦地,如2021年7月,中國外交部長與多國外長舉行會談選址成都;11月,第七屆金磚國家國際競爭大會在蓉成功舉辦。
作為2021年中國外交活動的主場之一,成都憑借自身閑適、安逸的獨特城市性格、歷史與現代融合的城市氣質,扮演了區別于北京、上海的城市外交角色。這也為其他城市在對外交往方面取得突破提供了思路。
圖為成都廊橋夜色。沈軍攝
城市對外展示度直追上海
近年來,成都著力打造“三城三都”: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賽事名城,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取得的成就堪稱可圈可點:憑借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獨特秀美的自然景觀收獲了“青城山-都江堰”“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等一系列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作為川菜發源地及其發展核心地區也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美食之都”稱號……
報告顯示,成都在城市對外展示度方面緊隨北京和上海之后。
2021年,雖然依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成都的對外展示全面提速。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籌備工作繼續有序推進,49處場館和13個配套交通設施項目全面完工,大運村正式揭牌。這一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還通過主辦“成都國際友城市長視頻交流會”、“2021成都·歐洲文化季”、“2021 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活動,充分利用線上論壇、藝術展、音樂會、云游博物館等方式加強與海外的文化聯系和人際交流。
圖為2021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
成都的對外展示度不僅僅表現在當下,還包括為未來持續做鋪墊:成都已成功申辦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2024年湯姆斯杯暨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及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
在文旅方面,成都也有很大拓展空間。依據國務院近期發布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成都成為34個旅游樞紐城市之一。報告建議,成都宜持續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并協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現代化國際都市,繼續以旅游為窗口,夯實城市“軟實力”,全面提升城市對外交往影響力。
對外交往硬實力持續提升
如果說,城市外交活力度和城市對外展示度是城市外交的“軟實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則可看作是“硬實力”。
隨著2021年6月27日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成都新開通5條國際貨運航線,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達4447.2萬人次、64.9萬噸,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國際班列開行4250列,成都始發的中歐班列新增連接10個境外城市。
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空客貨運骨干航線網絡,直接帶來廣泛的人際往來和各類涉外社會活動。這在對南亞國家交往方面可見一斑。2021年7月,設立在成都市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中國南亞國家應急物資儲備庫正式啟用,既為中國南亞國家攜手抗疫和應急合作提供新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成為進一步加強成都與南亞國家密切關系的又一平臺。
圖為成都市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
硬實力也推升了成都的城市經濟開放度不斷提高。數據顯示,成都的經濟外向度由2016年的22.3%提升至2020年的40.4%。2021年,其進出口總額進一步提升,同比增長14.8%。報告認為,成都的進出口總額反映出成都在產業轉移浪潮和“一帶一路”東風下積極抓住機遇取得的顯著成果。未來或可持續快速擴大外貿規模,向東部主要城市看齊。
報告認為,城市是國家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外交亦是大國外交的重要一極。成都根據自身特色,在對外交往方面另辟蹊徑,在中國城市外交中扮演了具有強烈成都特色且難以替代的角色。其思路或可為其他城市對外交往找到合適路徑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