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道(記者 馮翀)美國外交學會網站近期刊登題為《2022年值得關注的沖突》的文章,作者為外交學會預防行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保羅·斯泰爾斯。外交學會預防行動研究中心2021年11月啟動一項調查,列舉數十起可能或正在發生的暴力沖突,邀請外交政策專家評估這些沖突在2022年發生或升級的可能性,及其對美國利益的可能影響。
文章稱,美國或將不得不在未來應對阿富汗、海地、黎巴嫩和委內瑞拉等地的各種令人煩惱的人道主義危機。與此同時,美國還需要應對烏克蘭問題導致的美俄緊張局勢加劇、臺灣問題可能導致的危機,以及伊朗核問題可能引發的對抗風險。
文章還稱,朝鮮核問題,以及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的極具破壞性的網絡攻擊仍是2022年令人擔憂的沖突。
文章以沖突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為劃分依據,列出十大被列為“頂級風險”的意外事件:
發生可能性高,影響程度中等的事件
1.由于嚴重的糧食短缺、持續的政治不穩定和外國援助減少,阿富汗人道主義危機惡化,導致大量難民外流。
2.海地日益嚴重的政治動蕩和惡化的公共安全,導致人道主義危機惡化和大量難民外流。
3.黎巴嫩日益嚴重的政治不穩定和社會動蕩,導致國家機構崩潰和宗派暴力事件增加。
4.委內瑞拉的社會和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導致進一步的政治沖突和移民外流加劇。
發生可能性中等,但影響程度高的事件
5.臺灣問題引發牽涉美國及地區其他國家在內的重大兩岸危機。
6.伊朗和以色列就伊朗核計劃發生軍事對抗,以及雙方持續支持鄰國激進組織。
7.墨西哥犯罪組織之間激烈的武裝斗爭,導致平民傷亡增加、政治腐敗加劇、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激增。
8.朝鮮恢復遠程彈道導彈試驗和/或核武器開發,引發朝鮮半島新危機。
9.烏克蘭東部紛爭加劇或有爭議地區發生重大軍事沖突,重新引發與俄羅斯的緊張局勢。
10.國家或國家支持的組織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發動極具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文章稱,從人道主義危機到潛在的大國對抗,美國政府在2022年將面臨一系列外交政策危機。美國政府需要在處理“緊急”問題和不忽視“重要”問題之間取得平衡,這不僅需要深思熟慮,也需要作出艱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