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道(記者 聶新宇)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俄羅斯和歐亞項目副研究員鄧肯·艾倫、卡塔琳娜·沃烏丘克指出,新明斯克協議聲稱要創建一個解決戰爭的框架,但它實際上基于一個矛盾的邏輯:烏克蘭將新明斯克協議視為恢復其主權的手段,但俄羅斯將其視為削弱烏克蘭主權的工具。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恐懼重新激發了西方國家為烏克蘭危機尋找政治解決方案的努力。新明斯克協議提供了解決方案,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甚至將新明斯克協議稱為“唯一的前進道路”。但2月10日在柏林召開的商討恢復新明斯克協議的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為什么新明斯克協議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
首先,新明斯克協議關于烏克蘭主權的根本問題是無法回避的,烏克蘭要么是主權國家,要么不是,沒有中間道路。烏克蘭認為,安全必須先于政治解決,只有在分離主義控制的領土已非軍事化并且俄羅斯將全面撤軍后,才能在頓巴斯舉行自由和公平的選舉。但俄羅斯堅持認為,在烏克蘭收回對邊境的控制權之前,應在被占領的頓巴斯舉行選舉,以確保其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代理人在選舉中獲勝。
其次,新明斯克協議的核心條款,即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特殊地位”問題更具爭議性,俄羅斯可能從內部削弱烏克蘭主權。莫斯科想要一個極端版本的自治,并堅持將其寫入烏克蘭憲法,這意味這些小國將基本上獨立于基輔。這會將俄羅斯的影響力嵌入烏克蘭的政治體系,從內部損害烏克蘭的主權。
最后,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一直在穩步將被占領的頓巴斯納入自己的政治經濟體系,使烏克蘭不再可能重新控制該地區。俄羅斯已對頓巴斯地區發行超過72萬俄羅斯護照,將該地區居民變為俄羅斯公民。因此,在談論新明斯克協議時,關于主權問題這一根本問題無法回避,西方國家聲稱將新明斯克協議視為烏克蘭沖突的最終解決手段是不切實際的,并且將對西方國家自身利益和聲譽造成持久損害。